橡樹林文化
你喜歡吃糖嗎?可能很多人會說「我不愛吃甜食」「我不吃蛋糕」「我很少喝手搖飲」等,但你以為不吃「甜食」,就吃不到糖了嗎?根據統計,台灣每人年均吃掉26公斤的糖,排行全球第11名,領先了一票歐美國家。但台人不若歐美人愛吃蛋糕、冰淇淋、喝可樂,到底為何還會攝取到這麼多的糖分?原來那些「鹹食小吃」比如滷肉飯、沙茶豆乾、蚵仔煎、麵線糊……含糖量才驚人!快跟著《食尚玩家》一起看下去吧!下載食尚APP,天天免費抽大獎! 「蒲燒牛蒡排」、「杏鮑菇天婦羅」、「韓式辣醬菇」是台灣素食堂的3大招牌菜,它們有個共通點——甜。「甜」的菜餚在近些年的台灣菜色裡,漸漸位居上風,算是新的流行口味。 台南小吃總是「甜」 猶記20年前,我高興地帶著一家4口到台南旅遊,一早開著車子從台北出發,興奮地帶著一家大小來到目標中的第1站——國華街。先在街口買了份一甲子的名店「金得春捲」,再轉身到旁邊的「富盛號碗粿」,然而只見她默默吃了幾口,就將春捲及碗粿全部推到我面前,淡淡說著:她想留肚子,吃吃下一攤。得意的我嘴角上揚,很快便使出殺手鐧,向老闆點了1碗「浮水魚羹」。誰知,結果相同,老婆喝了2口湯、吃1塊魚羹後,又將那碗羹推回給我。我心虛地問她評價如何?她的回答令我詫異:「那哪是魚羹,根本是甜湯!」即便是春捲和碗粿也被她嫌口味偏甜。更慘的是接下來幾天,無論帶她去吃哪些知名小吃,「甜」總是她最大的不習慣。 ▲台南國華街小吃遠近馳名,各種府城的美食小吃這邊都能找到。(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看更多:百頁豆腐1份15元要當心?滷味攤、火鍋店食材有「這些情況」,達人勸「快逃」 吃「糖」能使大腦感到快樂 很久以前看過1篇科學報導,評論影響人類最深的發明,但當我看到第1名時,不禁詫異,「糖」居然被評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當人類吃到含糖食物時,食物中的糖分會刺激舌頭的甜味接收器,迅速地給大腦皮質1個刺激信號,去激活大腦內的獎勵系統。這個獎勵系統主要由多巴胺神經元組成,當吃到甜食時,多巴胺神經元就會分泌多巴胺,讓人感受到幸福、滿足和愉快。於是人類愈來愈喜愛甜食,這是1種生理反應,而非心理因素。但隨著醫學研究愈來愈發達,在人類愛上「糖」的2千年後,發現糖對人體的健康影響甚鉅,近年來的醫學報告更證實高糖飲食的不良影響,甚至高過高油高鹽的傷害,醫學上稱之為「糖中毒」。 台灣每人年均吃掉26公斤糖 世界衛生組織制定健康生活者,兒童每天的糖攝取量不應超過25克,成年女性為38克,成年男性為50克。直至2020年,台灣人每年要吃掉至少60萬公噸的蔗糖,每人每年平均26公斤,世界排名高居第11名,幾乎領先所有世界先進國家。大家可能會質疑,台灣人又不像外國人每天吃可樂、蛋糕、甜點、冰淇淋,怎麼會有如此高的糖攝取比例?這就是台灣飲食危險的地方,因為台灣人的飲食是將糖藏匿在鹹食裡,這些高糖菜餚讓台灣人在不知不覺中吃下大量的糖。例如:台灣人最愛的滷肉飯,每碗居然高達15克的糖;每100克的沙茶豆乾內含25克的糖;100克的魷魚絲有40克;還有如糖醋排骨、三杯雞、生炒花枝、鳳梨蝦球、蚵仔煎、麵線糊不勝枚舉,哪1樣不是台灣人最愛的庶民小吃?你有發現這些都是高糖量的菜餚嗎?更何況珍珠奶茶、巧克力餅乾、焦糖瑪奇朵你一樣也沒少吃過。 ▲台南非常有名的「浮水魚羹」,是國內外遊客前來台南時必嘗的美味。(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台灣國民小吃滷肉飯已經融入台人的生活,但滷肉飯屬於「高糖小吃」,每碗含糖量高達15克。(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糖危害討論度不如高油高鹽 糖對人體的危害,是從令人們喜愛及歡愉的飲食下手,而這致命的吸引力往往被人們忽視。即便這10、20年來,一直有醫師、營養師不斷疾呼,但其受重視的程度一直都不如高油高鹽,討論度更是遠低於它們。然而,醫學已經證實,高糖飲食造成的傷害,已到達你必須面對的程度。別讓生活過得真是「夭壽甜」! ▲糖對人體的危害,是從令人們喜愛及歡愉的飲食下手,而這致命的吸引力往往被人們忽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來這裡逛好書 資訊卡:橡樹林文化 【做好防疫 請佩戴口罩勤洗手】
你是追求高CP值和銅板價美食的達人嗎?便宜又大碗固然很吸引人,但在過分低價或不合常理的廉價背後,很有可能暗藏了那些超驚人的恐怖真相。先別論肉類、蔬果這些主要食材了,更內幕的甚至連「調味料」都有節省成本的操作空間!快跟《食尚玩家》一起,關心你我的健康吧~下載食尚APP,天天免費抽大獎! 「銅板美食、CP值」近年來成為消費者評價餐飲時,非常重要的指標。但是大家可曾認真思考過,銅板美食、高CP值後面代表的事實是什麼? 調味料成本中醬油占最多 醬油,在台灣幾乎每道料理、每家餐廳,都要用到它。而基於成本考量,這項調味料理中成本占比最高的調味品,價格一定要被嚴格控制。某天,2位同行聊著聊著就聊到醬油的話題。同行A就問同行B:「你的醬油是不是用1桶70塊錢的?」同行B開始抱怨:「1桶75元了,最近又漲價了!唉!生意愈來愈難做,什麼都在漲,幾年前一桶才55,才幾年就漲到75元啦!」同行A不禁道德勸說起來:「我妹妹也是用這種醬油,我都勸她成本沒有差很多,我店裡都用品牌醬油,1桶才160元,我心裡安心點。」 ▲醬油,在台灣幾乎每道料理、每家餐廳,都要用到它。(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看更多:百頁豆腐1份15元要當心?滷味攤、火鍋店食材有「這些情況」,達人勸「快逃」 醬油「省成本」真相 其實我開店之初,就已經明瞭這高昂的成本結構,但一直沒有去改變,最重要的原因是我知道其中的不合理。原則上,1桶5,000 cc的黑豆醬油,需要用到2斤黑豆發酵,而每斤的黑豆進口價絕不低於30元1斤(市售價每斤60元以上)。換句話說,每桶55元的價格連黑豆成本都不夠,更何況還有鹽、糖、容器等其他成本,更遑論人工成本、機器設備、盤商及販售商的運送成本和利潤。顯而易見地,這是1桶化學醬油,裡面不含半顆黑豆成分,更不需發酵時間,只要化學原料調一調。 ▲台灣小吃「滷肉飯」的靈魂「滷肉」必須以醬油熬煮,因此醬油所選用的原料、品質也非常重要。(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胡椒粉其實比你想像的還貴 「胡椒粉」又是另一個故事。它是1種最簡單的調味粉,每家小吃店都會在每個餐桌上擺上1罐,在湯裡、麵裡,甚至在滷肉飯裡灑上一點胡椒粉,對台灣人而言,那道餐點的美味程度絕對再加上三分。某天我到迪化街的盤商採購其他香料,好奇探詢一下價格。當問起白胡椒粉的價格時,我得到1個驚人的價格——100元/每斤。我不禁再確認1次,這時老闆忽然醒悟過來:「喔!你要純的白胡椒粉喔?420元/每斤。」此時我更想了解這個價差的原因,老闆一副理所當然地回應我,一般的和純的白胡椒粉就是有如此價差。更勸我說,做生意買一般的就好,消費者分不出來的。 ▲「胡椒粉」是1種最簡單的調味粉,台灣幾乎每家小吃店都會在餐桌上擺上1罐。(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3種等級胡椒粉你吃哪種 我好奇想了解什麼是「一般的白胡椒粉」。於是開始上網搜尋,有機會就詢問我的供應商,整體得出以下的狀況: 首先是較為安心的「混白胡椒粉」,它們的成分除了部分的白胡椒粉外,另外混入澱粉、辣椒、天然香料、麥芽糊精等較便宜的成分去取代,這類的產品基本上對人體無害。再者「添加型的白胡椒粉」,業者因為配方等級容易產生結塊的問題,所以會加入食用級的碳酸鎂,這類的產品基本上符合政府法規,消費者因每次用量不大,所以除有較嚴重的心、胃或是便秘問題者,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礙。最嚴重的是「黑心級白胡椒粉」,裡面除了全部用化學粉劑調和仿胡椒粉氣味外,沒有任何白胡椒粉成分。最可惡的是使用工業用碳酸鎂,讓一些身體狀況不佳的民眾,陷入嚴重過敏的立即危險裡,肝腎疾病患者更容易產生致命的後遺症。但它憑藉著50至70元/斤的絕對價格優勢,吸引一些斤斤計較成本的餐飲業者使用。 吃多恐腸激躁、昏昏欲睡 看到這裡,你是否覺得危機四伏?光是醬油、白胡椒粉就可以隱藏這麼多的問題,後面的狀況更是惡性循環。因為化學醬油自然無法像純釀醬油般甘甜順喉,更有死鹹與化學的氣味,這時店家就需要用更多的調味方法來讓你覺得美味。所以1層的錯誤就需要更多層的掩飾,這中間的每一層就是一種傷害。而這些傷害,每每讓你在外食後感到口乾舌燥,所以就又需要再去買1杯高糖的手搖飲,來解口中的不舒適。更不論飯後的昏昏欲睡,甚至是腸激躁症,這些都只是身體對你做的輕微抗議。 不是我殘忍,而是希望大家要認真面對銅板美食、高CP值後面所代表的事實。事實是否讓你不敢想像、無法承受?而調味料都如此被計較著,那食材呢?為了美食,你只願支付銅板,而你的身體卻支付了健康。你要不要再想想,你明天的午餐要如何選擇? ▲不論是雞排或鹹酥雞,油炸完成後一定要撒上胡椒粉才夠味。(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來這裡逛好書 資訊卡:橡樹林文化 【做好防疫 請佩戴口罩勤洗手】
「哇~滷味攤點了好多樣還不到100元,真的是超便宜的啦!」但仔細一想:1份貢丸比它的原料豬肉還便宜,這樣合理嗎?《食尚玩家》請問專家後得知,百頁豆腐其實原始價格每斤高達500元,為什麼滷味攤1份只要10幾元?在萬物都漲、薪水卻沒有增加的情況下,或許每個人都只能精打細算,追求物與價的高CP值,但食材若便宜到不合常理的地步,或許你就該警覺自己吃進肚子裡的,到底是什麼了!下載食尚APP,天天免費抽大獎! 貢丸比原料豬肉還便宜 這是一個無法解釋的消費年代,當「貢丸比豬肉」還低價的時候,消費者已不知道如何為自己的食安把關了。或許你會自我安慰這只是一個特例,蜂擁而來的訊息更可怕。蝦仁比活蝦還便宜,蟹肉棒比蟹肉更廉價,胡椒粉比胡椒粒更划算,豆皮比黃豆還實惠……媽媽們被價格迷惑了,更嚴重的是被麻痺了。這種積非成是的消費行為,漸漸衝擊著你我的健康生活,而我們卻被價格遮住了雙眼。 添加劑讓丸子吃起來有肉味 首先,我們還是先把話題拉回原點——貢丸。貢丸比原料「豬肉」還便宜,要如何做到?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添加各種替代品,也就是各種食品添加劑。藉助添加劑,一些含肉量很少甚至根本無肉的丸子,吃起來照樣可以「肉味十足」,「澱粉、彈力素、卡拉膠、香精、碎雞肉」,你能想像得到,通過這些東西就能製作出各式各樣的美味貢丸嗎?想讓丸子有牛肉味,就加點牛肉膏;想讓丸子有彈性,就加彈力素……有了這些「膏」來「膏」去的化學原料參與,貢丸想變什麼味就有什麼味,整個加工過程中使用多達2、30種的食品添加劑。 ▲有些貢丸、丸子、火鍋料其實添加了化學原料和添加劑,才會導致價格非常便宜,甚至比其原始的「原料」還低價。(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看更多:外表完全一樣!「洗選蛋」和一般蛋到底差在哪? 3種惡習讓食安漸被遺忘 這種畸形又無厘頭的消費市場,正不斷地侵襲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其中產生最大的惡性循環便是以下3種情況: 一、用價格決定消費行為:在滷味攤裡,百頁豆腐幾乎是必點的美食,原因是物美價廉又極具飽足感。1塊厚重的百頁豆腐,價格不過10幾20元,又有飽足感,幾乎是饕客的最愛。但是,誰知道真正的百頁豆腐每斤價格高達500元以上?原來百頁豆腐真的是「百頁」的,它是利用無數張豆皮,再加上店家熟練的手工,一層層扎出來的。但如今似乎只有在台北的南門市場,才能買得到這種真工夫的百頁豆腐。而大家在滷味攤看到的百頁豆腐,則是以大豆蛋白、油脂、蛋白粉、調味料等加工原料製作而成。這種假的百頁豆腐利用大量、低廉的機器化生產模式,慢慢地用絕對便宜的價格競爭,幾乎席捲台灣99%的百頁豆腐市占率。但是細究原因,為何現實世界卻普遍都只認識「假」的百頁豆腐?因為價格決定了「假的真理」,也因為價格決定了你的消費行為。 ▲滷味攤1份百頁豆腐可能才15元,但其實「真正」的百頁豆腐,每斤價格上看500元。(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二、劣幣驅逐良幣,人們已經忘記真味道:用真材實料熬煮出來的真正味道,卻被社會的速成主義及成本概念淘汰了。這種低廉、簡單的化學飲料迅速取代了熬煮12小時的真品,所以在某些場景裡,你就會被只喝過化學飲料的年輕人,或是忘記了老味道的長者嫌棄。除了被化學麻痺舌頭的因素外,成本考量是最重要的因素。在這種種價值扭曲的年代,化學的淘汰了手作的,合成的淘汰了熬煮的,劣幣淘汰了良幣,這一切的悲劇皆來自於「成本考量」。 三、不再追逐食安真理:我在市場食安陋習的時事中提出有利反擊的論述時,朋友卻立即地回應:「我知道這些問題啊,但是我如何在意?我也不想在意,因為我如果在意了,我如何在外用餐?」這句話回得我啞口無言,因為事實就是如此。當你翻開加工食品的包裝,試圖閱讀成分表時,看到的是一長串想讀也讀不出來的加工原料名稱,最可怕的是幾乎每一個包裝都是如此,此時的你已無法在生活中去追逐食安的真理了。 拒絕為價格而向食安妥協 綜觀上述所有場景,你是否都曾經歷過?一天碰上個2、3次也不足為奇。然而這種習以為常、眾口鑠金、無法選擇的食安年代,你是否要繼續忍受?忍受食品加工廠提供你麻痺舌頭的食物,忍受勤儉持家時你其實更需要去面對的食安問題。但其實你是可以拒絕的,方法很簡單,當你有一天發現「你吃的貢丸居然比你買的豬肉便宜時」,記得,迅速逃離現場。 ▲為了你我健康,拒絕因為價格而讓食安被犧牲,要吃怎麼樣的食物,我們有選擇的權利。(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來這裡逛好書 資訊卡:橡樹林文化 【做好防疫 請佩戴口罩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