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複製連結
xx
廣告

紀州庵文學森林

店家資訊

上述資訊僅供參考,以店家景點實際內容為準

店家報導

百年古蹟裡吃作家私房菜!川式椒麻雞只麻不辣,吃得到正宗川菜2靈魂食材

紀州庵文學森林除了是文學基地外,更規畫了「作家私房菜」,可說是城市版的隱藏米其林!《食尚玩家》特別介紹其中一道「川式椒麻雞」,作家更道出了此道川菜的箇中奧妙。現在就靜下心,用文字品嘗川式椒麻雞吧~下載食尚APP,天天免費抽大獎!   文章目錄 作家私房菜「川式椒麻雞」 正統川菜其實不辣 花椒和菜籽油是川菜靈魂 椒麻雞的關鍵在「椒麻」 川式椒麻雞食譜 選書介紹 顯示更多 顯示較少   文/馬世芳(文章部分節錄)   作家私房菜「川式椒麻雞」 我居然做了川式椒麻雞,居然還把這道菜教給了紀州庵茶館,變成「作家私房菜」常駐名單,這是從前完全不可想像的事。小時候我是完全不能吃辣的。蘸過紅燒牛肉麵湯的筷子再夾了清燉的麵到我碗裡,我就拒吃。很早就知道,凡是別人說「這個不會很辣」的菜一定不能碰。多年來,所有標榜麻辣的食物一律不沾,偶爾不得已陪大家吃麻辣鍋,當然只挾白鍋那半邊。 不過人的舌頭隨年紀變化,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居然也可以吃點兒辣了,紅燒牛肉麵漸可入口,甚至紅豔豔的麻辣鍋、宮保雞丁、水煮牛肉,也可以挾來吃幾口了。當然,吃完必大汗淋漓,所以赴餐之前會記得帶條手帕。這幾年下廚機會多了,也偶爾會切點兒辣椒、淋點兒辣油入鍋,還居然研究起正宗四川麻婆豆腐的做法。一旦做出了接近正宗的味道,從此上癮,多費一兩條手帕而已。   ▲宮保雞丁(圖)、水煮牛肉都是較著名的川菜樣式。(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正統川菜其實不辣 不過,川式椒麻雞倒是一點兒都不辣,那個椒是花椒,不是辣椒。是麻,不是辣。許多人包括我,對川菜的印象就是一個辣字,豈知正統川菜多半不辣,調味手法依基本材料和烹調方式分為許多味型,每種味型又有許多細緻變化,其道深矣。堪稱川菜靈魂的兩大基礎食材,是花椒和菜籽油。這2個東西,得要終於親自去過成都,吃過了,才有實在的體會。 花椒古已有之,《詩經》就提過的。不像辣椒,明末才傳到中國。之前只知道滷牛腱煮紅燒豬蹄放一把花椒添香,卻不會咬來吃。後來學做正宗麻婆豆腐,乃知道最後一把花椒粉必不可少。從前超市花椒都乾乾黑黑,以為該當如此,現在台灣也買得到頗優的大紅袍、青藤椒,香氣逼人,麻勁衝腦。一時若用不完,密封凍在冰庫,香味揮發得慢一些,可以保鮮。   ▲「川式椒麻雞」其實一點都不辣,椒是花椒,不是辣椒,主要味道是麻,不是辣。(圖片來源:《文學.老屋.好料理》)   花椒和菜籽油是川菜靈魂 四川所謂清油,就是菜籽油。金黃色,透澄有奇香,和我們的菜籽油完全兩回事。如今台灣已有人引進優質四川菜籽油,上網就買得到,當時可沒這麼方便。成都朋友幫我張羅了一大瓶菜籽油託運帶回台北,夠我用一整年。再備齊郫縣豆瓣、漢源花椒,料理麻婆豆腐、椒麻雞、燒椒皮蛋,都能更上一層樓。川式椒麻雞和坊間常見的泰式椒麻雞不一樣。後者是雞腿排裹麵油炸切片,淋上混合紅辣椒和辛香料的甜酸醬。川式做法不用辣椒,只用花椒、青蔥、菜籽油。雞腿肉用蒸的,免油炸,很適合在家料理。我做過好幾次招待朋友,都說好吃,沒吃過這樣的味道。   看更多:外國中餐廳少不了它!為什麼幾乎所有外國人,都喜歡吃「宮保雞丁」?   椒麻雞的關鍵在「椒麻」 在剝皮寮一場藝文活動遇到《文訊》封德屏大姊,她看我在臉書寫食譜,邀我替紀州庵茶館「作家私房菜」出一道菜。我當場想到在祖宜家吃到的椒麻雞:材料易得,成本好控制,做法簡單,不受季節影響,冷天熱天、配茶配酒都合適。椒麻雞的關鍵食材,其實不是雞。並不需要特別講究的仿土雞,超市兩片一包的去骨雞腿排就很可以了。真正的關鍵是椒麻,也就是蔥油和花椒的淋醬。雞腿肉正反面抹鹽,鹽不可省,蒸過才入味。取稍有深度的盤子,雞腿皮朝上,扔幾粒花椒,進電鍋,外鍋一杯半至兩杯水,蒸至全熟(講究的,滾水加鹽,入薑蔥花椒煮帶骨雞腿,但我覺得去骨清腿蒸蒸就很好了)。   川式椒麻雞食譜 備冰水一盆,雞肉蒸熟取出,過冰水使肉質收縮,取出拭乾。蒸雞湯水珍貴,留著做調料。再做椒麻(花椒蔥油醬):蔥綠一把切細末(越細越好),與花椒碎齊置碗中。小鍋熱菜籽油,至筷尖接觸會冒泡泡的程度,唰拉淋到碗中,與蔥綠花椒一齊拌勻。找個大碗,滾油才不會溢出來。 舀一點蒸雞的湯水加進花椒蔥油,下點鹽,淋麻油少許,拌勻。雞腿肉切適口大小盛盤,淋上調醬,即可出菜。做這道菜幾乎不可能失敗,只要記得蔥綠剁細,油要熱。沙拉油、橄欖油也一樣做,總不如菜籽油正確。以前台灣極難買到四川菜籽油,最近有人正式引進,總算能做出川菜正味了。 紀州庵套餐搭配主菜的涼拌白蘿蔔絲,是我家過年一定會做的涼菜:白蘿蔔削皮,銼細絲,加鹽靜置,擠去汁水,撒蔥花一大把,二砂一大匙,熱油少許,唰啦一聲淋上,拌勻即成。這道小菜和椒麻雞是絕配,也呼應封姊的鄉愁,保留了我的一份家庭記憶。       來這裡逛好書    

2024/12/15 06:30

老台北人才知道!偽出國散步衝「城南區」,打卡百年日式老宅、復古咖啡廳

哈日族們看過來,跟著食尚小編到台北城南來一趟偽出國小旅行!城南是日治時期的台北市地名,範圍大約是現在的中正區與大安區南部一帶。這裡的巷弄裡,藏著許多日治時期留存下來的木造房舍與復古咖啡廳,統統都是老台北人才知道的內行景點。貼心提醒,疫情期間出遊記得戴好口罩、遵守防疫規範喔!     01. 紀州庵文學森林  百年料理屋亭古蹟 紀州庵經過百年歲月風華,如今整建為舊館、新館2部分,供應飯食的茶館空間雖隸屬新館,但到茶館喝茶、吃飯之餘,參觀舊館幾乎已成為老饕至此的必備行程。日治1917年,平松家族建立「紀州庵」作為料理屋亭,後人多猜測當時的平松家族大概是為了紀念故鄉才擇以此名。紀州庵曾負責總督府餐飲長達30年之久,料理的功力與聲望可見一斑,創建10年後更曾一度擴大規模,有了美食美景號召,在新店溪畔用餐,自然成為當時於文人雅士間轟動一時的流行。光復時期這裡是省府員工眷舍,小說家王文興也曾居住於此,其作品《家變》便以此地為背景所撰構。   ▲紀州庵在日治時期曾是著名的料理屋亭,光復後著名小說家王文興亦曾居住於此。   2004年被台北市政府評定為市定古蹟後再經過整修,2014年紀州庵古蹟正式開幕。整復後的古蹟,可見「離屋」料理亭原格局,入內參觀依規定需穿著襪子,避免損壞古蹟文物,老屋保存的細節,都是歷史歲月遺留的證據。   ▲整復後的古蹟,可見「離屋」料理亭原格局,內部空間古色古香,保存的細節,都是歷史歲月遺留的證據。     02. 孫立人將軍官邸  市定古蹟藏網美玻璃屋餐廳 某日在中正區出沒,意外搜尋找到孫立人官邸,於是大膽的來探探。官邸入口建築充滿濃濃日本風情,原來孫立人官邸是日治時期由日本設計的建築,輾轉作為各時代長官官邸使用,目前列為市定古蹟,由文創團隊接手經營重新定義空間,2017年開始對外開放。官邸主要提供午、晚餐及婚宴訂席,也可作為舉辦藝文活動如展覽、簽書會、講座場地。   ▲孫立人將軍官邸外觀充滿濃濃日本風情,原來前身是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古蹟建築。(圖片來源:激怒李薇拉的開外掛育兒生活)   ▲來此造訪,孩子們可以到建築外的日式庭園看看魚,在這裡散散步、拍拍照也挺愜意!(圖片來源:激怒李薇拉的開外掛育兒生活)   走進官邸內的另一區,就是女生看到通常都很喜歡的森林系玻璃屋餐區,這超夢幻的啊!根本網美餐廳!這裡也常常舉辦浪漫婚宴,白天看起來充滿綠意很文青,夜晚玻璃屋搭配燈光一樣氣勢十足!   ▲官邸內的另一區就是女孩們都很喜歡的森林系玻璃屋餐區,超夢幻的空間,根本就是網美餐廳!(圖片來源:激怒李薇拉的開外掛育兒生活)     延伸閱讀:台北最美日式庭園餐廳在這!百年老屋「樂埔町」必點招牌土鍋飯、炭烤牛小排   03. 梁實秋故居  和洋並存的百年老屋 玩家:可大王愛旅行 梁實秋故居建於1933年間,是一棟百年歷史的日式老屋建築,靜默地坐落於師大巷弄內。日治時期,這裡是臺北高等學校教授富田義介的宿舍。光復後,改制為省立師範學院教職員宿舍,梁實秋於1952年入住,約略住了7年時間。台北市政府感念梁實秋對我國推廣英文教育影響深遠,加上此建物年代久遠,風格獨具,有保存價值,因此定為歷史建築。屋前的掛牌寫著雅舍,紀念梁實秋在中國四川的住所而取名,也是不少文人雅士聚會之所,又有著雋永雅致的外觀,甚是切合老屋意境。   ▲梁實秋故居建於1933年間,是一棟百年歷史的日式老屋建築,風格獨具,有保存價值,因此定為歷史建築。(圖片來源:可大王愛旅行)   梁實秋故居空間約為30坪,是典型的中央走廊型住宅類型,採用和、洋並存,因此有洋式的接待空間,如玄關與應接室,以及傳統和式的座敷、寢室及茶之間、炊事場、浴廁等。若你愛日式老屋,這裡絕對讓你感受到獨特的空間魅力與悠閒時光。   ▲梁實秋故居採用和、洋並存的設計,因此有洋式的接待空間如應接室(上圖),以及傳統和式的座敷(下圖)。(圖片來源:可大王愛旅行)     順路嘗人氣復古咖啡廳 01. 小吉市場  藏身隱密巷弄的日式小店 玩家:ifunny 艾方妮的遊樂場 小吉市場是古亭站附近的咖啡館,位於隱密的巷弄之中,由捷運古亭站9號出口,步行2分鐘即可抵達。來到2樓的玄關處,木造的玻璃門,還有著復古的窗花。店內散發著溫馨氛圍,木質桌椅打造的空間,很有日式小店的質感。店內提供家常的咖哩飯或燉牛肉飯等,自製的甜點及咖啡飲品,還有舒適的空間,雖然位於隱密巷弄中的2樓,但依舊吸引人潮來訪。小吉市場的布丁軟嫩滑順,甜度來自焦糖,入口甜蜜滿溢卻不膩口,搭配美式咖啡的微苦,真是恰到好處!   ▲小吉市場藏身在隱密的巷弄2樓,店內很有日系小店的質感。(圖片來源:ifunny 艾方妮的遊樂場)   ▲店內甜點推薦必點焦糖布丁,口感軟嫩滑順,甜度來自焦糖,入口甜蜜滿溢卻不膩口。(圖片來源:ifunny 艾方妮的遊樂場)     延伸閱讀:真的不是在日本?日式古物咖啡廳怎麼拍都美,打卡必點草莓大福、菊花枸杞茶   02. 万象咖啡廳  濃濃昭和復古風 玩家:微笑娃生活旅行 2018年開幕的万象咖啡廳本販售昭和古物及手沖咖啡、飲品,店面隱匿在古亭站附近靠近紀州庵的民宅內,是一間超隱密的迷你小店。走到門口打開了半透明的擋風門簾,映入眼簾的是僅有3個座位的咖啡廳1樓,看似壅擠的空間因為室內的小巧設計跟擺設,格外有氛圍,好像來到日本的小咖啡廳。這裡蒐集了來自各處的古物,看得到的幾乎都可以買回家。   ▲隱藏在巷弄民宅中的万象咖啡廳,從店面外觀就可以感受出濃濃的昭和復古風。(圖片來源:微笑娃生活旅行)   ▲1樓狹小的空間,因為設計與擺設顯得格外有氛圍。(圖片來源:微笑娃生活旅行)   万象咖啡廳在網路上很有名氣的是他們的「手沖咖啡」,咖啡豆也是老闆的朋友自己烘培的。當天選擇的是「淺焙手沖咖啡」,看著老闆親自為我們手沖咖啡,隨著水溫一滴滴的滴落,那畫面真的很優雅,使用的杯子都是充滿復古氣味的玻璃杯,當咖啡遞送上桌時,充滿了些微的感動,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來到這裡,一定要點上一杯最有人氣的「手沖咖啡」,搭配上復古玻璃杯,真的超有FU。(圖片來源:微笑娃生活旅行)     03. NUKI Coffee  打卡日系雜貨風 玩家:咪醬の兔子窩 「NUKI Coffee」位於台北金門街的小住宅區,因為招牌比較小,剛開始經過都沒發現,只能說相見恨晚!店內風格帶著日式雜貨風,櫃檯旁的小黑板上面會詳細寫著每天的菜色,家常定食每天的菜色不太一樣。1樓的位子主要是大桌子為主,而2樓則是帶著溫暖陽光的小空間,溫暖又居家讓人感覺很放鬆。低消是1杯飲品,如果你沒點甜點或餐點,真的太可惜了~   ▲「NUKI Coffee」風格帶著日式雜貨風,1樓位子以大桌子為主,有在家裡的溫馨感。(圖片來源:咪醬の兔子窩)   ▲焦糖布丁(100元)水果的甜襯托出焦糖香氣(搭配隨季節改變),口感吃起來綿密,帶著淡淡的雞蛋香跟焦糖香。(圖片來源:咪醬の兔子窩)     【做好防疫 請佩戴口罩勤洗手】   延伸閱讀:網美打卡必收!北北基6間復古咖啡廳:神祕古董店、歐風紅磚樓、百年媒場 延伸閱讀:待一下午也不膩!中山捷運5家必喝咖啡:日系雜貨風、鐵花窗老宅、摩登歐式手沖 延伸閱讀:按電鈴才開門!士林復古美拍咖啡廳超隱密,必吃酸甜戚風千層、香濃達克瓦茲

2022/02/08 21:00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會喜歡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