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死亡率最高!多吃「黑色食物」顧腎,一年「5季」食補養生1篇看完

2024/01/22 11:00

根據中醫說法,「順時養生」是保養身體非常重要的原則,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的關鍵之一,就是四季的交替與日夜變化。不同季節、不同節氣,又常常對應不同的養生、食補方法,是不是覺得看來看去頭都暈了?別擔心,《食尚玩家》根據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健康養生達人陳月卿分享,她將養生時節分為一年「5季」,每一季的食補、養生重點清楚羅列,以後只要看這篇就可以了~下載食尚APP,天天免費抽大獎!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順時養生」是中醫非常重要的概念,就自然界的陰陽變化而言,對人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四季交替及晝夜變更。如能適應自然規律,積極順節氣、按時辰來養生防病,就可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一年5季順時養生

一般常說春季養肝,綠色入肝;夏季養心,紅色入心;秋季潤肺,白色入肺;冬季養腎,黑色入腎。那麼脾臟呢?同為五臟之一,在季節養生中,為何獨缺脾臟?事實上,在中醫學裡,將一年分成5季,分別是春、夏、長夏、秋、冬,長夏養生重點正是健脾去溼、養護脾陽。所以根據不同季節用不同的飲品和食物來調養我們的五臟與身體,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春季養肝:吃綠色蔬菜、枇杷

春季「陽氣生發」,這股陽氣在人體表現在肝,因為肝在中醫五行當中屬木,這時候的肝就像春天的樹木,生機蓬勃。所以春季養生最重要就是養肝,要扶助體內陽氣生發舒暢。在飲食上,可以多吃些溫補的食物來扶陽。中醫認為,綠色入肝,所以《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認為,春天盛產的偏溫性的綠色蔬果,例如,蔥、韭、蒜、莧菜、菠菜、春筍、香椿、豌豆苗、茼蒿、薺菜、萵苣、山藥、芋頭、荸薺、芹菜等,雜合而食就是春季養生最好的食物。

 

春天肝氣最足,肝火最旺,但肝火如果太旺,會有口乾口苦、耳鳴頭痛、眼睛紅赤、容易動怒生氣等症狀,這時,可利用略帶甘溫的食物來補養氣血、調理肝氣。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補腎養肺的食物,例如枇杷、梨、蓮子、百合、大棗、核桃、蜂蜜等,有助於減輕症狀。

 


▲春季養生重點「養肝」,中醫認為綠色入肝,所以可多吃春天盛產的綠色蔬菜如菠菜(圖左)、芹菜(圖右)、茼蒿、薺菜、萵苣等。(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夏季養心:吃苦瓜、冬瓜

很多人一到夏天就渾身不舒服,頭痛、失眠、煩躁、坐立不安,這是因為夏季炎熱高溫,容易使人心神不寧、心情煩躁,導致心跳加快,加重心臟的負擔;同時夏季容易出汗,如果沒有適當補充水分,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也會加重心臟的負擔,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夏季要養「心」,特別是銀髮族,要常喝水、保持心情舒暢,千萬別暴怒生氣,以防心臟病發作。

 

養心可以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苦茶、蓮子芯等,以收清心涼血、解暑去熱、健脾利胃之效。同時紅色入心,夏天盛產的桑葚、紅西瓜、葡萄柚、胡蘿蔔、番茄、紅棗也是養心好食物。還可以多吃冬瓜、絲瓜、蓮子、紅豆、薏仁、山藥等去溼利尿的食物,順便消水腫、減肥。夏天也是調整體質、冬病夏治的好季節。趁著一年中最炎熱、陽氣最旺的時候,多曬太陽、運動強身。少吃生冷,可以改善過敏體質,減少冬季好發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氣喘等陽虛症。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夏季養生重點「養心」,養心可以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苦茶,紅色入心,也可以多吃夏天盛產的紅西瓜、紅蘿蔔等。(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看更多:冬天手腳冰冷救星!女性有「這狀況」小心變冰冷族,中醫「3段沐浴法」改善

 

長夏養脾:吃薑、玉米、南瓜

脾臟最怕溼熱,「脾溼」會影響消化功能,容易出現疲倦乏力、食慾不振、大便偏稀、四肢冰涼的情形,甚至會造成水分滯留,形成水腫。而現代人脾虛的很多,到了盛夏溼熱季節更是渾身不舒服。要健脾消水腫不妨吃點嫩薑或粉薑。嫩薑肉嫩、多汁,不辣又開胃,而且根據中醫典籍它屬於涼性,切片用紫蘇梅汁醃漬當開胃菜吃,不僅養胃還可以去溼,不過分量千萬不可以多,2、3片就夠了。粉薑比嫩薑老一點,它屬於溫性,可以降低食物的寒涼性,有健胃津脾的功效。

 

要健脾,可以多吃黃色、甘味的東西,特別是五穀根莖類,例如,糙米、燕麥、小米、玉米、薏仁、南瓜、黃色番薯等。《本草綱目拾遺》提到,番薯(地瓜)能「補中,暖胃,肥五臟」,它的水溶性纖維很多,熱量比米飯略少,所以脾虛的人,可用番薯當主食。另外,長夏期間也可以適量補充黃豆、黃豆芽、黃椒、花生、腰果、核桃、鳳梨、芒果、木瓜。

 

秋季養肺:多吃白蘿蔔、銀耳

都說秋季較燥,充滿肅殺之氣,容易傷肺;而肺不好的人在這個季節容易引起咳嗽、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嚴重會導致肺炎,所以秋季養生首重潤肺,減少呼吸道毛病。飲食以增加津液、清熱安神、潤燥止渴為主要原則。要防燥,就要少吃辛辣燒烤、燥熱的食物,例如,麻辣鍋、羊肉、辣椒、花椒、炒花生等。還要少吃瓜,瓜類多屬陰寒性,多吃傷脾胃。秋季乾燥,大腸蠕動速度也減慢,容易便祕。所以要多吃蔬菜水果,補充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蔬果中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群,還能預防眼睛乾澀及呼吸道感染。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中醫認為白色入肺,所以秋季要多吃白色的食物,例如,白蘿蔔、白木耳(銀耳)、百合、蓮子、南杏等,剛好大自然在這個季節也盛產白色的蔬果,例如,水梨、白柚、茭白筍、蓮藕。在深秋盛產的柳丁、柑橘,削去了外面黃皮,中間一層白色絨層,含豐富維生素C和類黃酮,也是滋陰潤肺的好物。西洋參補氣養陰,有益肺陰、清肺火的功效,如果常常覺得心煩易怒、口乾口渴,可以泡幾片西洋參當茶喝。

 


▲秋季養生重「養肺」,中醫認為白色入肺,所以秋季要多吃白色的食物,例如白蘿蔔(圖左)、銀耳、水梨(圖右)等。(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冬季養腎:可吃黑桑葚、芝麻

冬天是最重要的養生季節,不僅死亡率比其他季節高,寒冷多變的氣候還容易引起很多慢性病的復發或加重,例如,支氣管炎、哮喘、支氣管擴張症等。寒冷還會使血壓升高,刺激心肌梗塞和中風的發生;誘發胃和十二指腸潰瘍、風溼症、甲狀腺機能亢進及青光眼等症狀加劇。冬季是腎氣當令的時段,容易出現腎的病變,所以冬天要養腎,可以多吃黑色的食物,例如,黑桑葚、黑芝麻、黑米、黑豆、何首烏等,有助益腎抗衰老。中醫認為腎是人體陽氣之根,腎陽被傷也會引起很多疾病,所以主張少鹹、少吃點海鮮,因為海鮮屬鹹;宜苦,可適量吃一點苦味的食物補心陽,例如白色杏仁。

 

不過也因為陽氣收斂,氣血從體表回到腸胃,消化力較強,就可以吃一些比較有滋補效果的食物,例如,羊肉、牛肉、雞肉、鮮魚等肉類,和咖哩、辣椒、胡椒、蔥、薑、韭、蒜等溫熱的辛香料,以及核桃仁、木瓜、葡萄、蘋果、胡蘿蔔、桂圓、紅棗等溫性食物,替身體補充熱量和能量。但冬天適量吃些清涼順氣的蘿蔔和鴨、鵝、蓮藕、木耳等滋陰的食物,也可避免陽氣鬱結。

 


▲冬季養生重「養腎」,可以多吃黑色的食物如:黑桑葚、芝麻(圖右)、黑豆(圖左)等。(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來這裡逛好書

 

天下文化

地址:台北市松江路93巷1號

電話:0226620012

網址:官網請點我 網址:粉絲專頁請點我 網址:IG請點我

食尚編輯部

你的美食探訪、旅遊規畫最佳指南!網羅節目介紹美食以及嚴選商品,手指點點輕鬆就能買蒐羅全台最好康優惠券報你知,隨時掌握最新的吃喝玩樂消費資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