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對香港的印象不外乎就是人擠、車多、樓高,其實香港很多地方仍保有傳統風貌。在地資深旅遊記者梁綺蓮便要推薦台灣讀者們到鴨脷洲一遊,位於知名的香港仔對岸,在港鐵南島線開通後交通變得非常方便,有海鮮、古廟,還可搭船遊覽,連香港本地人都愛去。
上Youtube搜尋「昔日香港」,發現不少六、七○年代香港仔避風塘的片段,這裡是歷史民生的縮影,見證香港從漁港發展成國際都市。時至今日,海上仍然泊滿大小漁船,獨有風貌一直深得中外遊客鍾情,去年底,港鐵南港島綫通車後,香港仔和鴨脷洲變得更受愛戴。
▲昔日鴨脷洲漁業興盛,至今一帶仍有眾多修船廠。
數十年前島民倚賴舢舨(街渡小船)往來香港仔,再乘車出市區,八○年代鴨脷洲大橋通車,大型住宅區陸續落成,愈來愈多人遷入。香港藝人蔡卓妍(阿Sa)小時候在鴨脷洲生活,她說過,住在鴨脷洲的人通常會一直留下來,可見島民非常鍾情這地方。面積僅1.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6000多人,因此曾被金氏世界紀錄列入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小島。
▲鴨脷洲海鮮選擇特別多,區外客常來買魚。
10分鐘從香港金融中心到傳統漁村
靠近避風塘的鴨脷洲大街是最早有人聚居的地段,相信已有數百年,時至今日,大街仍是小島最熱鬧的街道。自從去年12月港鐵南港島綫通車,不僅便利本島居民,更吸引區外遊人前來感受南方小島風情。乘港鐵從金鐘站至利東站,只需10分鐘,步出A1出口便可直達鴨脷洲大街,街上老店林立,保留了昔日香港情懷。
▲港鐵南港島綫去年底通車,吸引區外遊人前來小島。
朝海邊方向走,會來到鴨脷洲市政大廈,藍色的建築物內有街市及熟食市場,由於漁船捕魚後停泊在避風塘,故此,近海得食,海鮮都特別新鮮,每逢週末更人頭湧湧,有些人買回家煮,有些人則買到樓上給熟食市場的大牌檔(編註:即攤販)烹煮(會收代為烹調費用),享受鮮味午餐或晚餐。
▲市政大廈樓上的熟食市場,平日午飯坐滿食客。
鴨脷洲市政大廈
地址:香港鴨脷洲洪聖街8號
時間:06:00~20:00
古廟保留香港傳統建築和祭典
市政大廈旁有座具200多年歷史的洪聖古廟,已被列為法定古蹟,每年農曆2月13日「洪聖誕」更是熱鬧非凡。此廟約建於乾隆38年(1773年),供奉庇佑漁民和海上商旅的洪聖大王,屬清代兩進三開間式建築,兩進之間的天井建有香亭,廟宇左右兩側各加建廂房。前殿的屋脊和天井兩廊的女兒牆上均飾以造工精巧、歷史悠久的石灣陶塑。廟前豎立着一對繪有龍形圖案的風水木柱,在香港亦甚為罕見,當地居民稱之為「龍柱」,於百年前希望藉此抵擋源自「虎地」,即舊香港仔警署所處小山丘的煞氣。
鴨脷洲沿海地區近年被優化成公園,增添不少富漁民特色的雕塑藝術品,可以來此漫步,欣賞對岸高樓與海上來往船舶交通。
▲相傳洪聖為唐朝的廣利刺史,精通天像地理,
洪聖古廟
地址:香港鴨脷洲洪聖街9號
乘坐街渡尋隱密美食艇仔粉
離開鴨脷洲,建議不用乘地鐵,可在靠近市政大廈的碼頭,乘坐街渡過對岸的香港仔,船費只要HK$2.2,記得準備八達通或零錢,上船付費不設找續(編註:即不找零錢)的。街渡需在大小漁船中穿梭,2分半鐘短短的船程,你便可深深體會香港仔避風塘的繁忙。
▲以八達通或零錢付船費HK$2.2。
假如運氣不錯,還有機會在海上看到隱密民間美食艇仔粉,這是由船家經營的食艇,服務對象主要是周邊漁民,也會駛近岸邊賣給陸上人。
漁艇上只有老闆一人,負責開船及煮食,提供湯河、湯米或白飯,配料可選魚蛋、魚片、叉燒、燒鵝或牛腩,一碗三餸湯河(編註:三樣配料的湯河粉)只售HK$27,用保麗龍膠碗盛裝。若見到不妨買碗吃,因為全港的艇仔粉不到5艘,而且香港政府已不再發出經營牌照,現有牌照者的後人亦不能繼承,所以艇仔粉不久將來會成為歷史。
▲船家艇仔粉主要提供粉麵給魚船工人享用。
乘街渡返回香港仔,在巴士總站有多條線路,可到達中環、金鐘、銅鑼灣、北角及旺角,交通非常方便。
▲市政大廈前面的碼頭,可乘船往返香港仔。
▲在港鐵南港島綫的黃竹坑站作起點,步行約1小時就可以到達南朗亭,觀賞香港仔及鴨脷洲景色。左邊看到海洋公園,右邊俯瞰香港仔避風塘,甚至南丫島的3柱煙囪也清楚看到。
關於鴨脷洲
位於香港島的南部小島,與香港仔僅一水之隔,昔日漁業興盛。「脷」有舌頭的意思,島形像似鴨舌因而得名,1845年,英國殖民地政府把鴨脷洲稱為Aberdeen Island,Aberdeen亦即是現在香港仔的英名文稱。
交通:乘港鐵南港島線於利東站下車,A1出口即達鴨脷洲大街
梁綺蓮Avis
香港土生土長的旅遊寫作人,於《東方日報》及《壹週刊》當旅遊記者十多年,為多間航空公司機上雜誌負責編寫工作,
曾於網路電視台主持旅遊節目,文章散見於香港報章雜誌,堅持旅行是抗衰老最佳療程。臉書粉絲頁「字遊人Avis Love Travel」。
【看更多】
香港通必看!搭Swarovski水晶巴士閃瞎路人
拍美照不撞景!周末快閃香港,民宿最佳提案
[編輯 林涵青]
整理 姚秉華/撰文、攝影 梁綺蓮Avis
加入食尚玩家LINE 好康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