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icon-fb icon-fb icon-yt icon-yt icon-line icon-line icon-ig icon-ig icon-app icon-app
登入成功

旅日消費要小心!達人提醒:結帳時「做錯一件事」恐多付一筆錢

2024/06/02 06:30 |撰文 食尚編輯部|資料及圖片來源 TVBS、達志影像、臉書
img

已複製連結

旅日消費要小心!達人提醒:結帳時「做錯一件事」恐多付一筆錢

距離台灣僅幾小時飛行時間的日本,一直以來都是國人旅遊的首選。隨著日圓匯率屢創新低,許多人紛紛赴日購物。根據日本觀光局統計,台灣在2023年成為訪日遊客的第二大來源國,僅次於韓國。但在消費支出方面,台灣遊客卻貢獻了7,786億円(約1,693.5億元新台幣),奪得全球第一。對此,旅日達人林氏璧提醒遊客,刷卡結帳時需選擇「當地貨幣」,以避免不必要的手續費。下載食尚APP,天天免費抽大獎!

 

DCC是什麼意思?

林氏璧在臉書粉專「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發文指出,他去日本時,看到日本的知名賣場貼有DCC(動態貨幣轉換,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的宣傳海報,雖然上面宣傳「無須額外外匯手續費」,但其實有小字標明金額已含手續費。

林氏璧解釋,DCC機制可提供持卡人選擇使用「當地貨幣」或「母國貨幣」結帳,如果選擇以「母國貨幣」結帳,則立即以店家與當地收單機構當天的匯率結匯。兩者最大不同就是決定外幣兌換成「本國貨幣」匯率的時間點,傳統機制信用卡外幣消費款項是在國際信用卡組織向發卡銀行請款時才決定,而DCC機制則是刷卡當下就確定,「最重要的是,當下換匯還包含了加收的服務費。這並不是海外刷卡手續費的1.5%,是另外的一筆。」

 

旅日消費要小心!達人提醒:結帳時「做錯一件事」恐多付一筆錢
▲DCC機制可提供持卡人選擇使用「當地貨幣」或「母國貨幣」結帳。(示意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DCC機制在香港或歐洲國家常見

林氏璧表示,動態貨幣轉換機制這東西在日本相對比較少見,去香港或是歐洲國家就滿常見。刷卡完店家有時會問你「要不要用新台幣結帳」,要你在機器上選擇。滿多人直觀會以為較划算,但回台收到帳單後才發現匯率貴得離譜。「我個人經驗在日本大概10次會遇到個次,金額較大或在百貨公司好像比較會遇到。」

 

看更多:很多人都不知!資深空姐勸別用「這2款」行李箱:易壞不耐用

 

出國刷卡建議用當地貨幣計價

林氏璧提到,有網友分享Donki的DCC機制收取的手續費為3.5%,但其實DCC機制案例5%~15%都有人碰過。因此他呼籲大家「出國刷卡,若有被詢問,請千萬記得用當地貨幣計價」。

 

旅日消費要小心!達人提醒:結帳時「做錯一件事」恐多付一筆錢
▲林氏璧提醒大家:去日本刷卡請選用日幣結帳,不要選台幣。(圖片來源:翻攝自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臉書)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臉書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japantravel

 

分享:
  • img
  • img
  • img
  • img

延伸閱讀

食尚好物推薦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小編強推薦

追蹤我們

你的隱私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以便為你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下方「我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s 政策,欲暸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