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年3至10月是落雷的高峰期,夏季也常有午後雷陣雨現象,而雷雨期間其實有許多事得盡量避免;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呼籲,最好不要在雷雨天「淋浴、泡澡、洗碗、洗手」,指出雖然閃電落入地面後穿越塑膠管道的風險比金屬管小很多,但還是避免接觸任何「輸水管道」,以免觸電喪命。下載食尚APP,天天免費抽大獎!
雷雨天應避免用水用電
《CNN》報導,美國CDC指出,雷雨天落在地面附近的電擊會使金屬或塑膠管道帶電,一般家用管道遭電擊後也會附帶大量電荷,當住戶長時間用水時,就容易因接觸管道中帶電的水而觸電。美國CDC也示警,雷雨天時也須遠離門廊、窗戶、陽台,不要躺在混凝土地板,或倚靠在混凝土牆上,且盡量避免在打雷期間使用需連接電源插座的設備,例如桌上型電腦或有線電話;使用手機須避免邊充電邊使用。
▲美國CDC示警別在雷雨天接觸「輸水管道」、使用需連接電源插座的設備。(示意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看更多:杜蘇芮侵台「交通、活動取消懶人包」!台鐵南迴17時後停駛、夏日狂歡祭暫停
閃電可以多種方式造成傷害
美國國家氣象局表示,閃電發生時會使周圍的空氣膨脹,加熱至攝氏27760度,比太陽表面熱5倍,發生後空氣立即冷卻收縮,這種快速的膨脹和收縮產生了雷聲。美國CDC提到,閃電可以透過多種方式致人於死;直接襲擊通常是致命的,但接觸被閃電擊中的汽車或金屬物體也可能造成鈍性外傷、皮膚燒傷,並傷害大腦、肌肉、眼睛等部位。
▲台灣每年3至10月是落雷的高峰期,夏季也常有午後雷陣雨現象。(示意圖,圖片來源:TVBS資料畫面)
雷擊發生時立即找室內空間躲避
此外,大多數雷擊致死和受傷案例發生在人們外出時,尤其是夏季的下午和晚上。每年約有180人因雷擊受傷,10%的人因雷擊死亡,其中又以佛州(Florida)和德州(Texas)最多。美國CDC也呼籲,如果雷擊發生時人正好在室外,首先得尋找「室內空間」,千萬不可躺在地上,也不要靠近大樹或站在樹下。
點我看【雷雨天禁做「這些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