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宮鬥劇正夯,不僅劇情方面扣人心弦,皇上、嬪妃們的美食也讓人在追劇的同時忍不住流口水,許多在劇中出現過的菜色更是人人都能琅琅上口。在《延禧攻略》中,每當皇上震怒時,裕太妃就帶著乾隆皇帝從小最愛吃的荷花酥去給他消消氣,而荷花酥也成為浙江杭州著名的小吃。清朝時,往往是皇上愛吃什麼,大臣就孝敬什麼,民間就流行什麼,一個皇帝的嗜好常能引領一個時代的潮流。另一方面,其實在宮中就像是被禁錮的鳥,守著一大堆規矩,每天都過得一樣,好在宮中的御廚都會照著節氣時令端出不同的菜色,也讓枯燥乏味的宮廷生活,在春餅、巧果、花糕等的包圍中多了些小確幸。
[編輯 食尚編輯部] 整理 黃品儒/撰文 李舒、劉樹慧/插畫 茄子圓兒/圖片提供 聯經出版、達志影像shuttershock/核稿主編 方君民
6位皇帝、娘娘最愛美食
01. 康熙最愛「綽科拉」
康熙皇帝對於西洋玩意兒的興趣之濃,大概是清代皇帝中第一名!1706年7月,愛新覺羅・玄燁決定去熱河避暑。在去熱河的路上,康熙下了一道旨意,要武英殿總監造赫世亨向新近來京的義大利籍多羅主教討藥品,其中有一句:「若有綽科拉亦求取。」所謂綽科拉,就是巧克力(chocolate)。當時的巧克力主要是泡著喝,於是赫世亨除了進貢50塊巧克力之外,還讓工匠打製了一套白銀器皿,並用黃楊木特製用於攪拌的簽子,放入柳條匣內呈進。在奏摺內,赫世亨還細心說明,巧克力可以白糖水溶化,「以黃楊木碾子攪和而飲」。就這樣,康熙皇帝成了第一個吃巧克力的皇帝。
▲康熙是歷史上第一位吃巧克力的皇帝。(圖片提供:聯經出版)
02. 甜黨慈禧
慈禧特別愛吃甜食,她自己曾經說過:「我喜歡糖食,甚至超過對肉的喜愛。」曾經侍奉過她的女官德齡回憶說,有一次她為了搬慈禧喝茶前吃的糖食,一連搬了9次,每次拿兩盤,吃剩下的她就賞給宮眷們吃。她的胃一直不好,很少吃水果,御膳房就把各季的新鮮水果分別泡在蜂蜜裡,製成蜜餞,討她歡心。那時候她住在儲秀宮,在她休息的條山炕上,總放著一些小捧盒,用來盛裝各種宮廷蜜餞。在故宮能看見的那些紅漆描金桃式攢盒、畫琺瑯纏枝蓮八寶紋攢盒、淡黃地粉彩花卉紋攢盒,就是用來放這些蜜餞的,方便她隨時品嘗。
▲慈禧可說是古代螞蟻人。(圖片提供:聯經出版)
03. 一騎紅塵四爺笑
在今天,荔枝也是當季才能吃到的水果,在古代的北方吃荔枝就更難了。怎奈雍正皇帝愛吃呢,閩浙總督上書過一份荔枝貢的奏摺,朱批奏摺:「朕甚是喜好吃荔枝。」但後文又寫:「雖然如此,僅是水果而已,並非飯茶,不能充飢,雖可解饞,實與爾等費力⋯⋯既然爾等已令啟程,盡量少些,無需多捎。」他生怕進貢荔枝引起事端,損害他的好名聲,讓他們少帶一些進京,不過我們的總督大人也是很聰明的,直接用船運了小荔枝樹去,讓皇上永遠不愁荔枝吃。
▲快馬運荔枝之外,還用船運。(圖片提供:聯經出版)
【看更多】
■ 台南打卡新熱點!逛古城玩帝后Cosplay,還能搭手拉船拍美照
04. 乾隆為豆汁兒代言
「我為豆汁兒代言!」放在今天,乾隆一定是豆汁兒的形象大使。1753年,乾隆在10月發交內務府的一封諭帖中提到:「近日京師新興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乾隆朝之大臣)檢察,是否清潔可飲,如無不潔之物,著蘊布(乾隆朝內務府之大臣)招募製造豆汁匠人二、三名,派在御房當差,所有應用器具,准照野意膳房成例辦理,並賞給拜唐阿以專責成。」這是豆汁兒的成名之路,被皇帝看上了,拍一拍民間的塵土,搖身成了宮廷膳食。豆汁兒可以生飲,有解毒的功效,而且在炎熱的夏天喝涼豆汁兒可以防中暑,但是不能喝熱的,反而會勾起火氣。所以在宮裡,每到立夏後5天,就停止做豆汁兒粥了,一直到9月份,才又開始做起來。
▲豆汁如今也是北京代表食物之一,卻不是每個人都敢吃。(圖片提供:聯經出版)
05. 甄嬛才不會只吃素呢
甄嬛應該是歷史上最幸福的媽媽了,乾隆3次南巡、3次東巡都帶著她。她住圓明園期間,幾乎都住在長春仙館,因為這裡離皇帝處理政務的正大光明殿很近,方便乾隆給她問安。每次乾隆陪她用膳,總要添上「燒豬爪」一品,她雖然吃齋念佛,以素食為主,但唯獨愛吃豬蹄,那時候她大概還不知道豬蹄的美容功效,膠原蛋白能增加皮膚的彈性,所以到她86歲高齡去世的時候,皮膚、頭髮、牙齒都還好著呢。
▲甄嬛吃齋念佛卻愛吃豬腳。(圖片提供:聯經出版)
06. 道光的奢侈品:雞蛋
道光當的大概是個假皇帝,自己不吃肉也不讓後宮吃,夏天的時候不讓吃西瓜只讓喝水,嫁給他是享受不到榮華富貴的,只能穿打補丁的衣服。除了他的摳門出名以外,他愛吃雞蛋也是有名的,最愛吃的就是炒雞蛋。但是宮裡不比民間,一顆普通老百姓家裡只需要三、四個銅板的雞蛋,據傳在宮裡需要30兩銀子,所以他每年都要吃掉上萬兩白銀的雞蛋,十分愧疚。天價雞蛋是因為地方官員的貪汙腐敗和層層盤剝,皇帝再怎麼節儉也沒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越節越窮,如果他有能力治一治這貪汙,大概可以輕鬆愉悅地天天吃雞蛋了吧。
▲雞蛋也就等於當時的大麥克指數。(圖片提供:聯經出版)
【看更多】
■ 火辣過情人節!吃麻辣鍋與另一半玩帝后Cosplay,還能免費美甲、按摩
12節日宮廷必吃料理
01. 元旦/福肉
「吃福肉」是清初皇家年俗,福肉要選全黑色的豬,祭祀儀式後將豬肉切成大塊用清水煮,煮熟後會分給眾人,寓意把上天賜予的福分均分給大家。但吃福肉就是苦差事了,畢竟不加一點佐料的豬肉當真嚥不下。
▲在《延禧攻略》中就有發肉的場景。(圖片提供:聯經出版)
02. 立春/春餅
每到立春前一日,乾隆帝就會心急地命御膳房做「餑餑、點心和春餅」。心急不是沒有道理的,清宮的春餅絕對是春餅界的頂級,一道以17種東北動植物為原料的「滿族合菜」,足以秒殺如今所有的春餅配料。
▲春卷是漢族傳統節日食品。(圖片提供:聯經出版)
03. 元宵/元宵
元宵又名「浮圓子」「圓子」,吃元宵是元宵節宮裡宮外共有的飲食習俗。元宵節這天帝后、嬪妃在晚膳中都要食用元宵,但是要說最有名的宮廷元宵,還得數康熙年間,御膳房特製的「八寶元宵」。
▲《延禧攻略》中的藕粉丸子看了讓人想吃元宵。(圖片提供:聯經出版)
04. 穀雨/榆錢餅
榆錢即榆樹的果實,摘榆錢一定要趁鮮嫩飽滿的時候,賞味期限只有兩三天。榆錢餅是後宮主子們的心頭好,清代后妃每到春季,總要食幾餐榆錢糕或榆錢餅。吃到嘴裡甜甜的,大概也可以解點獨守空房的苦。
▲榆錢餅像是甜的韓式煎餅。(圖片提供:聯經出版)
05. 小滿/餃子
餃子注定是北方節日飲食裡的主角,凡傳統節日都有吃水餃的習俗。每年剛進四月,乾隆帝就親下諭旨:「四月初七日起,后妃止葷添素。」這一天所有肉餡餃子都要退居二線,只有素餡餃子被作為一種祭品祭奠佛祖。
▲吃生餃子是民間嫁娶的習俗。(圖片提供:聯經出版)
06. 端午/粽子
清宮粽子雛形是一種叫「椴木餑餑」的食物,隨著滿漢人民的食物交流深入,粽子才在宮內打開市場。粽子進宮後可不得了,品種就有棗粽、果粽、澄沙粽、奶子粽等。端午節期間,乾隆桌上就要擺粽子一千餘個。
▲在宮中一種叫「椴木餑餑」就是現在粽子的前身。(圖片提供:聯經出版)
【看更多】
■ 全新故宮晶華禮品店!超人氣「奏摺菜單、台灣小吃磁鐵」只有這裡買的到
07. 立秋/秋葉麵
秋葉麵其實就是我們熟知的麵片兒湯,從平民到皇帝都是它的腦粉。一日,道光帝想吃麵片兒湯,但御膳房回說:「那得新蓋一間廚房,需要數千兩銀。」最後,這位以勤儉著名的道光帝到底沒捨得花費數千兩銀。
▲秋葉麵是連皇帝都愛吃的國民美食。(圖片提供:聯經出版)
08. 七夕/巧果
七夕是古代婦女的「乞巧」節,所有女性同胞都想借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這天,清宮內會在御花園用巧果設供案,祭牛郎織女。巧果是七夕節麵食的總稱,外形不夠「巧」的巧果可不好意思拿出手。
▲巧果意義等於情人節巧克力。(圖片提供:聯經出版)
09. 中秋/月餅
中秋節在清宮裡是僅次於元旦的節日,除了祭月、拜月,最令大家牽腸掛肚的還是清宮內的月餅。香油酥皮月餅、豬油月餅,還有加奶油的奶酥油月餅,餡料從甜到鹹,各種口味任君挑選。
▲早在宮中月餅就有許多口味。(圖片提供:聯經出版)
10. 重陽/花糕
花糕是重陽節的傳統食物,在宮內由御茶膳房負責製作。帝、后、妃嬪們不僅在宮內吃得一絲不苟,在宮外也不耽誤,甚至在圍獵期間都會命果報(送果食的驛使)每三日送一次花糕,出巡在外,花糕也不能停。
▲多部宮廷劇都能發現花糕的蹤影。(圖片提供:聯經出版)
11. 冬至/餛飩
冬至這天,餛飩終於從餃子長期制霸的陰影中逃出,其實初期餃子也是連湯食用。清宮裡的餛飩可不是皮厚的大餡餛飩,而是名喚素紗餛飩,只聽名字便可想像樣子,煮出來能透過皮看到餡,一口咬下去,又香又滑。
▲冬至除了吃湯圓,也要吃餛飩。(圖片提供:聯經出版)
12. 臘八/臘八粥
清朝的臘八粥不能在宮內製作,必須在雍和宮熬煮。精心挑選的原料和兩口直徑2公尺、深1.5公尺的大銅鍋一起送到雍和宮,由經過層層選拔和專門訓練的廚役進行熬煮,想想場面,大概可以申請金氏世界紀錄。
▲宮裡冬天都會發放臘八粥。(圖片提供:聯經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