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要吃湯圓還是元宵?湯圓和元宵差在哪?終極「關鍵差異」原來在這裡
冬至就要到了,又該是要吃熱呼呼的湯圓……還是元宵的時候了?直到現在,還是搞不清楚冬至應該吃湯圓還是元宵嗎?傳統上,冬至吃湯圓、元宵節吃元宵,但是等一下,兩者的外觀都是圓圓的象徵團圓,到底為什麼名字又不一樣?就讓《食尚玩家》告訴你,快把這個千古謎團一次弄清楚,下次別人問起,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了啦~下載食尚APP,天天免費抽大獎!
小吃出沒地點:客家地區
冬至就是要吃湯圓
冬至吃湯圓是由來已久的習俗,因為古人將冬至視為一年的開始,當天要搓湯圓來祭拜神明及祖先,吃湯圓除了象徵與親友團圓,也有添歲的意思。最早的湯圓是沒有包餡的紅白2色小湯圓,白色代表人緣、紅色代表喜氣,所以2種都要吃,包餡的湯圓是後來才流行起來,而且一般閩南人是以紅糖水煮成甜食,客家人則習慣加肉及蔬菜,做成鹹食。對於湯圓,台灣客家庄隨著地域的不同而有許多稱呼,桃園稱「雪圓」,新竹、苗栗喚「粄圓」,東勢、西螺叫「惜圓」,高屏、六堆則是「圓粄」,雖然相異,但都帶有圓滿及好緣的寓意。
▲冬至吃湯圓是由來已久的習俗,最早的湯圓是沒有包餡的紅白2色小湯圓,白色代表人緣、紅色代表喜氣。(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看更多:客家人不要生氣!「客家小炒」竟然不是客家菜?美食達人解密「只有台灣有」
北部客家鹹湯圓多不包餡
在吃法上,南北部的客家人也有差異,但基本上都會有茼蒿、肉絲、香菇、蝦米、韭菜等配料,而且都很費功夫。北部客家鹹湯圓承襲傳統,多吃不包餡的小湯圓,配料在湯裡。煮食時,各種配料要分開炒製,以展現每種食材的滋味,小湯圓則在滾水中煮到浮起來,之後再將湯圓與配料放入熬煮好的湯頭裡,並灑上油蔥酥提味。
南部客家鹹湯圓包絞肉等內餡
南部客家鹹湯圓則包有絞肉、紅蔥頭、香菇、蝦米等餡料,也需經過炒製,再包入糯米團中。煮食時一樣先把湯圓煮好,再放入高湯裡。由於已包有豐富的內餡,湯裡多半再加上茼蒿,撒上芹菜即上桌。有些人會直接乾吃湯圓,軟Q的外皮與鹹香的內餡,口感層次極為豐富。
▲南部客家鹹湯圓則包有絞肉、紅蔥頭、香菇、蝦米等餡料,也需經過炒製,再包入糯米團中。(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湯圓、元宵傻傻分不清
冬至吃湯圓,元宵節則吃元宵,兩者同是糯米製品,但是湯圓是用搓的,元宵是用搖的。製作時要將餡料切成小方塊,沾水後放入滿是糯米粉的竹篩開始搖動,讓內餡裹上糯米粉,並重複沾水、裹粉的動作數次,元宵即成型。
▲湯圓、元宵最大差別在於製作方式,兩者同是糯米製品,但是湯圓是用搓的(上圖),元宵是用搖的(下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你的美食探訪、旅遊規畫最佳指南!網羅節目介紹美食以及嚴選商品,手指點點輕鬆就能買蒐羅全台最好康優惠券報你知,隨時掌握最新的吃喝玩樂消費資訊。<< /p>